热头条丨育才应善用“补光灯”

2023-03-25 10:19:02    来源:云岭先锋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真心爱才、悉心育才、倾心引才、精心用才,求贤若渴,不拘一格,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”。这一重要论述,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。

近年来,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量日渐增大,人才“磁场”辐射力越来越广,引才手段不断丰富完善,识才方式日趋精准,但在人才的培育上,仍存在“虎头蛇尾、头重脚轻“等失衡现象,部分地区往往仅限于把“聚光灯”投向拔尖人才,常常以“能者多劳”的思维布置任务,就易诱发“快拍人才任务饱满,慢拍人才不知冷暖”等两极分化问题,这不仅容易让那些“慢热”人才产生松懈麻痹的思想,滋生得过且过、懒不自惜心态,不利于调动人才队伍的整体积极性,长此以往,甚至还会严重影响比学赶超、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。

成才并非高不可攀,也不是特定人群的专利。每名人才都是独一无二的,有缺点就一定有优点,所谓的进步慢不过是某一方面暂时落后,并非所有方面永远落后。作为领导人应当树立起全员人才观,加强人才建设的整体协作,增强人人都能成才、人人都是人才的意识。善用“补光灯”发现他们的优点,引导他们扬长避短,唤起自信,鼓舞斗志;用信任的眼光、欣赏的眼光、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“慢热”的人才,在各项任务中鼓励他们上一线、唱主角,最大限度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、创造性;要坚持定人定岗、人岗匹配,深入分析那些“慢热”人才,有针对性制订成长计划,采取“量体裁衣、重点突出”方式,分门别类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,围绕职责分工、经历学历、优势专长、性格特点、工作热情等内容精准研判,实现人与岗的完美结合;采取奖励机制,最大限度释放“鲶鱼效应”,努力营造出“后面选中间、中间选前面”的政治生态;建立容错纠错机制,尽量避免落入“因错盖功、做多错多”泥沼,给他们有原则的“试错权”,帮助其卸下思想包袱,吃下定心丸,变“怕冒头”为“敢冒头”,激励他们迎头赶上,实现其脱颖而出,担当作为。

曹莉(镇雄县委组织部)

责任编辑:李敏

关键词: